 未來市場對鋼材的需求會怎樣呢?看看下面的統計和分析數據。
一、房地產行業
對統計局數據進行了進一步的整理分析,去年12月份,房地產開發投資為8601億元,同環比分別增長22.31%、-1.35%;土地購置面積為4041萬平方米,同環比分別增長0.30%、-50.20%;新屋開工面積為20153萬平方米,同環比分別增長35.06%、-18.67%;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量為2489萬平方米,同環比分別增長-13.96%、72.25%;商品房銷售面積為19744萬平方米,同環比分別增長0.74%、32.72%;商品房竣工面積為32015萬平方米,同環比分別增長0.93%、219.19%。此外,統計局發布的去年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顯示,新房價格同環比上漲的城市分別達到了69個、65個,價格環比下降城市數增加、環比漲幅上限收窄。
可見,去年12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、土地購置、新屋開工均出現環比回落,但同比仍有不同程度增長;當月商品房竣工面積猛增,雖然銷售面積也增長,但待售面積增加較多,待售面積累計達到了4.9億平方米,較前一年底增長了35.2%。房價整體維持高位,漲勢顯露放緩勢頭,三、四線城市庫存積壓帶來的風險升溫。
新年開局,房地產市場出現季節性降溫,新房成交持續轉淡,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,本月前19天,全國54個重點城市新房成交較12月同期下降了7.3%,較2013年同期下降了15%。不過,土地市場開局火爆,尤其是北京、廣州等地的開發商抓緊搶地。另外,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將出,城市群建設將加快推進,未來長江中游城市群、中原城市群、山東半島、成渝城市群等或得到國家的重點培育。
短期來看,房地產市場分化仍將加劇,一線城市房價較難降溫,1、2月份房地產開工、施工將維持“淡季偏淡”的狀態;中期內,央行持續去杠桿、美國縮減QE等影響或將在房地產市場有所體現;長期內,新型城鎮化建設將為房地產市場注入后續發展動力。今年房地產市場運行以“趨穩”為主,對相關建材的需求總量同比或有所走弱。
二、基礎建設領域
根據統計局最新數據,去年12月份單月,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環比分別增長17.2%、14.2%。累計來看,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回落0.1個百分點、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回落1.7個百分點,投資到位資金增速回落0.1個百分點。去年12月以來,由于處于建設施工淡季,且市場資金緊縮,基礎建設領域的相關投資持續轉淡。短期內,季節性利空因素仍占主導,加之春節假期影響,相關投資持續偏弱。
從去年全年來看,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維持穩中略有轉弱的趨勢,近期地方兩會密集召開,下調GDP及投資增速目標成主流,已召開“兩會”的26個省中有20個下調了今年GDP增長預期,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涉及“調降固定投資目標”、“防控債務風險”、“化解過剩產能”三個方面,這或許意味著地方投資競賽將謝幕,今年國家將下決心解決地方債及產能過剩問題。不過,當經濟增速再次觸及國家的“底線”的時候,“投資”不排除再次充當“穩增長”的主力。
而從新年陸續推出的投資規劃來看,今年公路、軌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仍為各地投入重點,公路建設投資將向農村或欠發達地區傾斜,城市交通基建的重心向公共交通轉移,以軌道交通為發展焦點;水利部將以發展民生水利、保障國家水安全為重點,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項目;國家鐵路將安排固定資產投資6300億元,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。預計今年全年的基礎建設投資增速將持續趨弱,投資總量或有所下滑,但下滑空間有限。
從以上分析來看,短期內,房地產、基礎建設在“淡季”主導下,其需求將持續萎縮。對于制造業,1、2月份仍是工程機械、家電、造船等行業的傳統淡季,其需求也將維持弱勢。從全年來看,房地產及基建投資不容樂觀,增速以趨弱為主,投資總量也可能出現小幅回落,制造業或維持弱勢復蘇,“去產能”、“調結構”將進一步提速。
看來未來鋼材市場還是不容樂觀啊。
|